政府曾計劃發展十八區旅遊,以分流旅客到不同地區,惟消息指近日政府已不再提起,只打算發掘某幾區的新景點而已。區議員之中,有人失望未能分一杯自由行的羹,亦有人從來就不想,擔心區內商場淪為另一個金舖和藥房集中地。而受訪內地旅客(很明顯是這項計劃針對的對象),都指香港景點少。
景點,怎樣才叫多?如何算是少?若旅客目的只在購物,再多百個景點也吸引不到他們;相反,若有興趣從不同層面認識香港,十八區的景點多的是,而且區區有睇頭,肯定比旅發局那份單簿旅遊小冊子豐富得多。
共融網絡一直與香港史學會合作,得到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,已出版了兩本《無障礙古蹟旅遊指南》及一本《香港歷史探究》,提供多條香港本地旅遊路線及相關風俗物事介紹,都很值得向旅客推介,並即將出版第三冊。
詳情及書籍免費下載可瀏覽http://www.joint2net.org/access.html
觀光和購物向來都是共融的旅遊活動,互惠共存。然而,政府只是想:旅客要什麼?這是被動的思維,結果旅遊業只能朝單一的購物方向發展。主動的思維應該是:我們希望旅客看些什麼?只有這樣想,才能找到更多元的旅遊發展方向,做到「有麘自然香」。